首页» 羡林讲堂
羡林讲堂(第六十八讲)——“以‘挑战杯’为例—谈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实践探索”

作者:陈明雪

2021年11月6日下午,季羡林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十楼A1001室举办第六十六讲羡林讲堂——“以‘挑战杯’为例—谈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实践探索”,主讲人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王海华副教授。本次活动由王学臣院长主持,季羡林学院2019级、2020级文科班全体学生参加。

 

 

在本次讲座中,王海华主要从政策学习—学校文件解读、“挑战杯”案例讲解两个主要方面展开介绍。在强调了“挑战杯”的重要性并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之后,本次讲座正式开始。

首先,在政策学习—学校文件解读方面,王海华首先介绍了《聊城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指南》和《聊城大学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》两份文件,指出“挑战杯”项目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大有裨益,希望大家予以重视。另外介绍了“挑战杯”竞赛时间表关于“挑战杯”需要的准备,并指出在准备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者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过程中,应从三方面着手准备:第一,注意作品的实用性与创新性;第二,重视项目内涵的把握;第三,发挥作品优势。此外,王海华提出选题时要追求个人兴趣、知识结构和社会热点的结合。

 

 

其次,在“挑战杯”案例讲解中,王海华主要以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作品——《音乐治疗对视障儿童盲态纠正的干预及意义研究》为例,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作品的研究对象、创新性与科学性,随后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该研究的实施过程与实验结论,最后得出总结论:四组被试视障儿童经针对性音乐治疗后,步态康复、自闭倾向改善、语言功能障碍缓解、提高自信心方面均有了显著或极其显著的提高。

在讲座的最后,王海华副教授回忆自己带领团队获奖的经历,并向同学们讲解国赛获奖作品的论文内容,通过案例分析法展示了比赛过程和比赛作品应注意的细节,为有意向参加“挑战杯”竞赛的同学们增添了信心。王海华副教授以“大家先去做,不做是永远没有机会的。”一句话作结,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斗志。本次讲座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