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» 羡林讲堂
羡林讲堂(第七十五讲)------水流不止,文化不息—大运河与中国古代社会

  2023年5月27日下午,季羡林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A1001举办第七十五期羡林讲堂——大运河与中国古代社会,主讲人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郑民德教授,本次讲堂由季羡林学院副院长王桂清主持,2020级和2021级全体学生参加。
 

 

 

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要古为今用,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,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。”既然要保护传承,必定要了解大运河。本次报告便从运河的涵义开始探讨,通常意义上的运河指人工开凿,用于航运的河道。从广义上讲,运河是用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,一般与自然河道相通。世界上著名的运河除中国大运河外,还有苏伊士运河、巴拿马运河等,但中国大运河长度是全世界最长的。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、京杭大运河、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,全长3200多千米,跨越2500余年历史,流经30多座城市,连通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,贯穿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核心地区,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、商旅交通、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,对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经济、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,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开挖运河的原因与目的。

  郑民德教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主要介绍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,分别是运河萌芽期、运河发展期、运河兴衰期这三个阶段。

 

一、运河萌芽期

 

  先秦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大运河的初步形成期,这一时期经常借助自然河道(泛舟之役),开凿的运河多为区域性的,按照时间线讲述了春秋时期邗沟与菏水、战国鸿沟、秦朝灵渠、西汉漕渠、东汉汴渠等各时期的运河。其用于运输军队、兵粮,政治、军事功能较强,经济、文化作用较弱,尚未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。但这一时期运河的开凿,仍为后世大运河的扩展与延伸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
 

 

 

二、运河发展期

 

  隋唐全国性大运河全面形成及发展时期,这一时期的中国运河网络由广通渠、永济渠、通济渠、山阳渎、江南河五段组成。隋唐大运河沟通了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。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后世运河的基础,对于国家漕运发展、城镇兴起、经济交流、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,为“隋唐盛世”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后期北宋依然沿用隋代的运河系统,构成以黄河、汴渠、蔡河、五丈河合称“漕运四渠”为主的运河网络。南宋时期江南运河成为南宋王朝的生命线,浙东运河得以进一步开凿。

 

 

 

三、运河兴衰期

 

  元、明、清三代定都北京,政治中心北移,与江南经济中心远离,京杭大运河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与经济命脉,沿用数百年之久。其特点为元代开河,明清整顿与完善管理制度,改善黄运关系。清末黄河决口冲决运河,加之漕粮改折,铁路、海运兴起,运河逐渐衰落。光绪三十年(1904)正式裁撤漕运总督,漕运废止,中国大运河二千多年漕运历史落下帷幕。

 

 

 

 

  跟随中国大运河不断发展的脚步,本次讲堂逐渐也迎来了尾声。作为世界上最长而古老的运河,中国大运河浓墨重彩,气势恢宏,书写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,承载着丰厚凝重的历史过往,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。“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是流动的文化,要统筹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。”

  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应该积极助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,让大运河展现出新时代的光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