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» 羡林讲堂
羡林讲堂(第七十七讲)——成为有理想的夸父——从《夸父逐日》看中华民族追梦精神

  2023年11月19日下午,季羡林学院在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成功举办了第七十七期羡林讲堂,主题为“从《夸父逐日》看中华民族追梦精神”。本次讲座由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,文学博士,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,聊城大学首届大学生“良师益友”宁登国教授担任主讲人,季羡林学院教师李友雨担任主持人,2021级文理工科班、2022级基础学科拔尖班全体同学参加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宁教授的讲座由表及里,溢于文辞。他介绍了从上世纪初到40年代前后兴起的中国神话史研究,闻一多先生是其主要奠基人和贡献者,主要代表作有《伏羲考》等。神话故事“夸父逐日”的原文最早见载于《山海经》:“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;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;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”在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中,则更加补充了夸父的外貌、家世背景、行动,并且对其作出评价:“不量力”。

 

 

  宁教授结合文化史,指出远古先民有传统的天体崇拜。而天体崇拜的代表就是太阳崇拜。“法相莫大乎天地,变化莫大乎四时,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。”黑格尔的《美学》(第二卷)也指出,太阳(神)和光、热(神的实际存在)是统一的,是人们赖以为生的基础。于是人们就将它比作善良、正义的代表,实际是一种社会心理导向。同时,“夸父逐日”还包含了对中国式死亡观的阐述。夸父竞走不休,临死时投下手杖,化为一片邓林。夸父是仰望星空而思考的人,并且付出了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逐,他的精神、他的力量、他矢志不移的意志让读者震撼于他的行为,受到他的激励,在心中升起一种燃烧的激情去追逐志向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宁教授对大学的解读着实深刻。他将大学视为成就大人的学问,意味着在这个学习与成长的殿堂里,我们不仅是在获取知识,更是在塑造内心、修炼品德。这种成就不仅仅是外在的成就,更是内在精神的提升。而这种成就能否实现,取决于我们内心的广阔程度,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拥抱更广阔的世界,以及是否愿意用一颗宽广的心去看待人生。

 

 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这句话深刻阐述了大学的真谛。明明德,意味着要在学术上、人格上都做到明明白白、正直无私;亲民,则是要贴近人民、贴近生活,把学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;而止于至善,则是指追求的目标是最高尚、最美好的境界。

 

  宁教授鼓励同学们努力修成君子精神、工匠精神,这是一种在道德和技艺上都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。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不仅在专业上有所建树,更要做到内心清高、品行端正。而工匠精神,则是指追求卓越、精益求精的态度,不断地提升自己,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艺,以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矢志不渝、燃烧生命去追求梦想的事业,这是宁教授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。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追梦者,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不畏艰难,不惧挫折,用全力以赴的精神去追逐内心的梦想。而“做一个无畏而一往无前的夸父”,更是表达了不断进取、超越自我、不畏挑战的决心。夸父追日,虽然最终没能完成任务,但他的精神却鼓舞着后人,体现了不断追求进步的人生态度。

 

  总的来说,宁教授所表达的观念是关于全面发展、追求卓越、追逐梦想并在追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。他鼓励学子们在大学求学期间,不仅要获取知识,更要在品德和精神上得到提升,努力成为内外兼备、有担当有追求的人才。